|
楼主 |
发表于 2010-7-2 09: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们整日的生活在喧闹的城市里,为生计、为命运而忙碌着,极少能有机会清静下来,去真正的认识自己,去审视自己,去品味人生。小孩子整日被湮没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中;青少年或穿梭于学校和辅导班之间,或穿梭于网吧和约会的幽暗之处;青年人为生计而忙忙碌碌,下班了还要围着心爱的女人或男人转;中年人,事业、家庭、圈子……老年人亦不的安生,虽说退休了,但是孙子孙女要照顾,或者终有机会去实现一下年轻时或工作时未曾实现的理想,或者为多看几天日出而忙碌。也只有少数的单身人士、成功中年人、退休老人会有一些机会能够去照见真是的自我。要说还有一类人,那就是修行的比丘尼和比丘。
我是一凡人亦逃不过一个俗人应有的一切,终日被网络、工作所充斥着,自从离开学校就越来越少的机会去审视自己,不知不觉中浮躁出现了,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偏离心迹。也许是佛祖觉得我还有可超度之机缘,于是乎给我一个照见自我的机会。 随着孩子回老家,我的网络也断掉了,下班之后,一个人回到安静的房间里,终于有机会去享受独处。独处给我了很好的机会去感悟生命,去与心灵交流。一盘檀香燃气,慢慢的香气弥散于整个房间,随着香气的步伐,嘈杂了一天的心情慢慢的平静下来,慢慢地我发现……
“人”,刚刚学会写字的时候就先认识了这个字,但是我却一直没有读懂,只是会临摹其外表,却未曾认识。“人”有一撇一捺组成。长长的一撇,很是眨眼,犹如奖金,犹如荣誉,犹如职位,犹如美女,犹如……吸引着认得眼球,却使人极少注意那短短的一捺。一捺虽短,但是意义重大,倘若没有这一笔,还是一个完整的“人”吗?显然不是。所以一瞥需要一捺的支撑,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只有相辅相成方能成“人”。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世上,看似形单影只的一个个体,但是我们不能没有家庭,不能没有亲朋,不能没有同时,甚至不能没有敌人。他们都是支撑,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有滋有味。即便是出家修行,没有上师,开不了般诺;没有僧友,得不到长进;没有伙头僧,吃不到斋饭……所以我们都是离不开的支撑的,我都无论是什么情况下,都需要。因此,我们亦要给他人以支撑,彼此的支撑才会更加牢稳。我们要爱己及人,你方能更加幸福。
睁开眼睛,看看四周除了窗外马路上碰跑的汽车声,一切都是安静的,深吸一口气,继续对话自我,我发现……
人都是向往好的一面,这个好是对层次的好,好的生活质量,好的工作地位,好的收入……适当的追求好是人的本性,一旦好跨越了自己掌控的范围,就变成了欲望,追逐目标的过程也会不再赏心悦目,而是赤裸裸、血淋淋。在《心经》里面有这么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诺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好是相对的,没有永远的好,所以我们在好的时候要感谢生活,在不好的时候亦要感谢生活,感谢提醒我们去珍惜好的时候。有所追求,是应该的,没有了追求,都索然寡欲,生活也就不是那么有滋有味了。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需要“不计众苦,少欲知足”。《菜根谭》有印证“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威;能事不宜尽华,尽华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之。”
思想的闸门一大打开,就再也刹不住车,般诺随着檀香味而沐浴着我,我发现……
人都是有着两面性的,我们都有向善的一面,我们的善或小或大,你为国奉献,救灾民于水火,救黎民于危难,救国*家于战火,这亦是善;你去做志愿者,奉献时间精力给视障人、给残疾人、给孤寡、甚至给流浪猫、给小草,这是善;你爱护自己的孩子,尊敬自己的老人,忠诚于自己的家庭,这亦是善。但是我们也有着另外的一面——恶,我们有时会做出一些并不和*谐的举动,乱扔垃圾,偷人财务,险人不义,有时我们照见自己有恶的一面会很恐慌,不愿意相信自己的这一面,极力去掩盖,结果往往是欲盖弥彰,适得相反。有恶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认识,有思考,有悦纳,有悔改,有行动。首先要充分认识恶的来源是在哪里?贪婪的欲望?仇恨的心态,只有找到了根源随在,方能加以改正;有思考,寻找恶的根源是思考的第一步,探求未来之路便是思考的第二层意思;有悦纳,这一点极为重要,充分客观认识人的两面性,要知道我们是凡人。要敢于接纳另一个自我,不然逆境更加远离自己,迷失的更为厉害。有了悦纳的包容之心,将会催生悔改之意,借用般诺的力量,指引我们去思考光明之路。阳光大道摆在面前,更要用于去迈出行动的步伐,否则一切皆为空谈。
即将落笔之际,突然发现记得很早的时候我也有过这样的思索,亦有过这样的手记,却在日日杂乱中忘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却是一门需要勤于勉修的功课,是要我随时随地都要去悟的一门学问。
明天,一盘檀香,一份宁静,一个自我,继续沐浴般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