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小就明白“知道”和“懂得”是两个概念,而直到最近,才深刻的体会这两个概念到底不同在什么地方。
从接触美新路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依然记得面试时吴姐的“微笑访谈”。当问及为什么要做志愿者时,我的回答是“盈满则溢”。的确是因为自己曾经得到过很多的爱与帮助才会想到来做点什么。
记得初级培训时得到的美新路的理念,对两点记忆深刻。一个是助人不是一味得给予,同时也需要获取。我们有同伴,相互扶持我们走路才不会辛苦。另一个就是志愿者的定位:陪伴成长。
和我的小妹妹通信时,我会给她讲北京的故事,名胜古迹和趣闻轶事。其实我知道她们走出大山的机会不多。因此我也困惑--告诉她外面的世界到底是好还是坏?偶然碰见裙子,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比尔·盖茨或许也会认为你的饭不好吃。回去我想了很久。在盖茨的眼里,我是穷人,可不能因此说我不幸福呀。同样的道理,妹妹有她自己的幸福。我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她的生活。面对外面的大千世界,我也只能“窝”在自己的小角落里,而这并没有妨碍我去欣赏外面的世界,不是么?为什么不能带着同样的心情去和妹妹分享我所看到所听到的外面的故事和风景呢?以后,当我再给她讲那些故事趣闻时,有的只是分享的快乐。
我想如果不是有同伴的支持,如果不是裙子的那句话,我到现在也许还在为这个问题而苦恼呢。
突然在想,如果当时没有和妹妹聊过那些关于北京的故事,她还会来打工么?
说到她出来打工的事,刚知道时的确有些惊讶。最后一封信里还在和我分享得到进步生的喜悦的妹妹怎么会这么突然的作出决定?一时间,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理由。我在这里做的到底是什么?又恰巧从笨笨姐那里得知当时学校里存在很浓的厌学情绪,而我们又束手无策。我甚至开始怀疑美新路到底能做些什么。
夏末,接到妹妹的电话,说她已来北京打工,一切都好。我们见面时,她告诉我她只是很想出来看看,看看北京是什么样子。现在来了,也算是知道了。还知道自己赚钱是怎么回事了。她还告诉我,她的领导很器重她,希望她能留下来。但她选择回去读书,并且是用自己赚的钱去念书。我突然很敬佩妹妹。十六岁的她已经如此的独立,懂得选择自己的路。记得回访第一次见到她的样子,我很难把眼前的她和当时那个腼腆害羞的小女孩联系在一起。
那个听她讲述自己故事的夜晚,我很愉快。一切怀疑全部消失了。我懂得我存在的价值。就是那个在她生命的道路上陪她走过一段路的人,我不可以也没有权力代替她作出人生的选择。我能做的就是陪伴,在她需要的时候提供建议,或者仅仅是分享她作出的每一个决定,就像歌里唱得那样“见证你成长让我感到充满力量”。其实,能够和她一起分享成长,已经是我的荣幸。
又想起了志愿者定位:陪伴成长。是呀!我经历了那些困惑那些怀疑,走出来,回头看,现在,我真正的理解了“陪伴”的含义。这样的理解,不仅在今后和妹妹的交往中受益,也同样体现在和朋友亲人的相处中。我和妹妹,或许只能相互陪伴走一小段路。而自己的亲人,我们会一起走很长的路。这条路,不管时间长短,都是一样的走。一样的相互扶持,一样的没有权力替别人做出决定,一样的用欣赏的眼光去分享同路人的成长。
回想起自己来美新路的初衷,如果说当时是盈满则溢的话,那么今天,在得到很多朋友的帮助又懂得了如此多的道理之后,我的这份热情与爱似乎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退和减少,她反而更加充盈并且还在不断补充之中。那么注定我会“溢”的更多,足够在爱的这条路上走一辈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0 22:05:2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