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故事都是我在初中看到的,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故事中的细节有些出入,但不管何时读到,都会让我想入非非。当我身临其境,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一员,我也会在1分钟中,写下我珍惜的家人朋友的名字,甚至我都会害怕我认识的任何一人会突然离世。在看完小姑娘的解答后,不单单想到的是,我是否真的希望那些存在,还是我只是弄巧成拙的表现出自己的善良。我相信很多人写了很多的名字,可能等到灾难真正发生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在悲痛,惋惜中流泪,只有那些对我们极其珍视的人,我们才会不遗余力的去抢救他们。甚至我们可能明知道亲人就在那里,只因我们不是抢险队员,就让把我们亲人的性命交到了他们手里。以小女孩的角度出发,灾难发生在身边,她会真的去用自己的双手解救自己的亲人,因为她知道,真正的珍惜并不是写在那里的寄托,而是不遗余力的用双手付出的努力。
如果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国内,我想很多人都会得到满分,因为不用思考,就能写出正确答案,比反复推敲,得出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更能让人觉得幸运女生是如此的眷顾自己。故事只是对表面现象的解释,每个人得出的答案,背后都隐藏了他们探寻结果的过程。可能那些写出自己答案的人,并没有看300页的答案,而是一直在用之前的知识,推敲自己的答案。而有些人,可能看了300页的答案,却觉得自己的答案更完善,也许可能说,更具创新性。
这两个故事分别覆盖了一个词,贬义词的自私,褒义词的创新。可故事展现给我们的是,自私,也有好的一面,创新,也有不那么好的一面。很多词在创造之出,并没有那么多的潜在含义,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观念,制约这些词。人类的思想,精神,依托在字词之间,在一代一代中传递。这让我想起“你比划,我来猜”的游戏。第一个人得到的词汇,在一个接一个人的比划传递中,直到最后一个人,原本的意思,已经面目全非,引发的结果就是观众的啼笑皆非。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这是我的想法,你的想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