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新华网
电脑不敢开,手机不会打,短信不懂看,取款机不敢用……这是不少老年人面临的尴尬问题。来自帝欧赛信息咨询中心的抽样统计表明,我国约有一半左右的老人不同程度患有“科技恐惧症”。目前,我国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大约有1.3亿,这就意味着有超过6000万老人患有"科技恐惧症"。
6000万老人患有“科技恐惧症”
“6000多万老年人患有科技恐惧症,这个数字与美国、日本、欧盟老人相比,固然数量庞大,但比例却相差不大。”作为这一抽样调查项目负责人的陈立祥告诉记者。美国的统计数据是45%,日本统计数据是43%,欧盟统计数据是39%。
陈立祥向记者详细解释了这个抽样调查数据的来源:信息咨询中心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厦门等全国10个城市在街头巷尾对老年人进行了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3万多65岁以上老人中,84%不会使用手机接发短信息,55%不会使用电脑上网,72%不会使用街头提款机提取小额钞票,45%不会使用DVD……
陈立祥认为,从社区管理角度来说,“科技恐惧症”将对老人的与外界沟通造成障碍,尤其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一旦子女不在身边,老人又远离群体,很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新陈代谢缺乏“双通道”
一方面新事物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则是自身知识能力逐渐落后。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缺乏新陈代谢"双通道"是造成老年人"科技恐惧症"的根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石捷分析认为,老年人产生高科技恐惧或焦虑心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学习的机会减少了;二是大多数老年人缺乏学习的动力和要求,认为自己即使学了也用不上这些高科技产品。
石捷用“有输出没输入”、“有消耗没积累”来阐述老年人“科技恐惧症”的关键。目前,尽管各地有不少老年大学,来满足老年人对学习的需求,但这些老年大学基本上还停留在书法绘画、种花养鸟、喂鱼遛狗的层面上,真正从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出发的并不多。“这些老年大学往往也是退了休的老人来担当教师,他们自身的知识更新都很成问题,尽快破解这种循环怪圈是解决老年人科技恐惧症的关键。”
千亿“银发经济”亟待掘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市场空白和生产企业“不作为”是导致老年人“科技恐惧症”的又一重要原因。
陈立祥的统计表明:新科技产品显示屏幕太小、程序复杂是老年人抱怨最多的事情。而仅手机、数字电视、字体显示太小一项,就有超过97%的被调查老人提出抱怨。
留学日本的社会学教授廖贵翔对此进行了对比:日本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预计到“银发社会”的到来,不少企业就开始从细节做起,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产品,从图书到手机、从电话到电脑……企业为50岁以上老人使用的设备、出版社为老年人出版的读物,都特别注重字体大小,这就充分发掘了市场潜力。
来自国家统计局和全国老龄委的调查表明,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员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人口为1.3亿,占总人口的10%。按照目前老年人消费能力每年达3300亿元的估算,2010年预计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简单实用、以人为本的“银发经济”发展瓶颈亟待打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