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8-17 22: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邱霞姐的好活动当然要支持啦 不过这次真的去不了 只好神支了
福祥社区居委会在2002年5月街道进行社区调整后正式成立。辖区包括原归属东不压桥居委会的雨儿、东不压桥、蓑衣、福祥四条胡同以及原属帽儿居委会辖区的拐棒胡同,还有原属地东居委会辖区的地东大街56~100号,87~147号及岔子、安乐堂二条胡同,共七条胡同;
福祥社区涵盖面积约0.1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为2017户,5037人(其中男性2561人,女性2476人),有满、回、蒙古、侗、藏、达斡尔、土家等七个少数民族。60岁以上老人894人,占总人口的15%。居民中残疾人口72人, 约占总人口的1.5%。档案在街道劳动科的下岗失业人员346人,其中再就业76人,居民中申办低保100户,156人。
社区内民宅大多是明、清时代的四合院建筑,文*革后,尤其是1976年唐山地*震前后,院内翻建、改建、临建的大量增加,使大部分四合院格局受到破坏。目前保存较完整的所剩无几,现有雨儿13号、乙10号、福祥5号、地东大街84号等院保存完好。其余多数院内主房仍以明清建筑为主体。胡同经几年街道的进行整治(粉刷墙面、油漆街门、改造公厕等),外观较为整洁,街面干净,使古都风貌重放光彩。
社区内有几处文物古迹:如雨儿13号院是国画大师齐白石居住过的地方,现由北京画院使用。雨儿胡同32号门旁的影壁墙,福祥胡同25号院内有一处喇嘛庙尚存的一个大殿(殿内已住进居民),该寺庙名为“福祥寺”,福祥胡同由此得名。在东不压桥胡同75号院南,原来的一座名为“玉河庵”的姑子庙正殿现已成为民居,但庙殿的主体(如屋顶的结构及装饰等)仍保留原貌(常见外国游客在此拍照)。地东大街113号院内有一栋建筑是清朝的“太医院”,房屋顶部保存较好,木质梁、柱十分粗大,屋前两棵古松高大挺拔。另外,清明时期的“兵将局”原址在地东大街125~133号一带。修建在明清时代的“御河”北段河道是从现今的后门桥经东不压桥胡同西(现东不压桥菜市场附近)从原“玉河庵”西侧向南经东板桥至北河沿。此段河道在1953年被填平。社区内有罗荣桓元帅、粟裕大将的旧居,还有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琪的宅邸。
社区所辖范围:地安门东大街 福祥胡同 蓑衣胡同 东不压桥胡同 拐棒胡同 雨儿胡同 安乐堂胡同 岔子胡同 (看看这些可爱的胡同名字吧 有时间的话最好就去参与下 现在福祥社区很多地方也在拆迁 其中拐棒胡同最惨 只剩四户未搬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 大家就再也看不到它们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