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签到

1

主题

1

帖子

152

积分

爱心骑士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2
发表于 2011-12-27 13: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people.com.cn/GB/14738/14761/23796/1937247.html
【书山一叶】第三十九棒:我个人的阅读五门径
华山剑发表于读书论坛
说起来,我也算是个经历过“幼承庭训”的人,也就是在我接受学校新式教育之间,还同时接受过父亲完全按照他的老方式进行的一些据说是我们老家的训子方式。不过,自从我上初中住校以后,我就脱离了父亲的那种十分残酷的老式教育方法了。但是,等我成年之后,我发现,我自己的一生都已经被打上了这种老式教育的印痕了。这,就是父亲教育我的五读法则,即,读天、读地、读人、读书、读生活。据父亲说,这是我们家老祖宗留下来的训子书中的一段铭言。

读天。

我父亲教我们兄妹的所有知识法则,都是中西结合的,这,大概是他个人的创造,绝对不会是我们家老祖宗的遗训。

所谓的读天,就是一面学习现代天文学知识,一面还必须学习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知识,而这样的中国古代天文学知识,主要是学习易经知识。我那时小,学习制作什么天文望远镜观察天象,还有极大的兴趣,而对于异常枯燥的易经卦象,我哪里听得进去,于是,我父亲就给我讲一些打卦预测的逸闻趣事,这些故事很有趣,常常听得我哈哈大笑。真是没有想到,多年以后,我发现我还真的被培养起了对天文的兴趣,我在农村当农民的时候,从来没有寂寞感觉,要么,我就去森林中“读地”,要么,我就一个人对着星空观天象,那之中的乐趣,是难以尽言的。

应该承认,读天的阅历,不仅仅使我对天气往往异常敏感,还很有助于我后来深入了解中国和西方的哲学知识,因为,中西哲学的基础之一,都是天文学和数学。

读地。

我小的时候,父亲十分狠心的丢过我几次和淹过我几次,这使我现在想起来都很害怕,但是,这的确又是我后来喜欢游泳和我是个旅行独行侠的重要原因。我们家地处城郊结合地区,旁边有一条河流,父亲将我和小哥哥带到河边,二话不说就把我们从几米高的桥上扔下去了,他这十分黑心的举动,立即遭到许多人咒骂,但是,他不但不理睬,还不许人家下河去捞我们兄弟俩,淹得我们兄弟俩真是可怜啊,见我们实在受不了了,他就跳下河接应我们,但是,我们始终抓不到他,他就这样不断作弄着我们,结果,我们不久就学会了一身的好水性。我后来曾经几次在江河中遇过险,但是,都凭借着对水性的了解和坚强的毅力而活过来了,每次脱险,我都很感激父亲当年那种黑心的教育法。

我们家不远,就是荒郊野岭了,还有一个很大的坟场。那时候的城市郊区可不像现在这般城市化,而是很荒凉,走许久也难见一个人影。小孩子,谁不怕鬼,所以,我们父亲就先教我们说,人身上有三盏神灯,只要不扭头,这灯就永远不会熄灭,任何鬼都无法近身我们。我和小哥哥当然就听进去了。一天,他叫我们去郊区山坡上看坟场中的鬼火,其实,就是死人骨头上积留的磷光,这,是他事先就告诉了我们的,只要有父亲在,我们什么都不怕,还十分好奇这坟场里的磷光。结果,他带我们去坟场深部,就把我们兄弟俩丢了,吓得我和小哥哥互相抱得很紧,我们兄弟俩用了许久时间,才走出了坟场,父亲又一下钻出来了。1976年唐山发生地*震,其中一段记录片拍的是一对小哥俩在垮塌的高楼上互相抱着的镜头,我记得我当时一看,就哭得泪人似的,旁边的朋友很奇怪我这个著名的硬汉子为什么会如此动情,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我是想起了自己和小哥哥当年的那段互相拥抱的经历了,因为,那时候我的小哥哥已经因为车祸去世多年了!当然,每次我在电视中看到惊慌的小猴互相拥抱的时候,也会很感慨,其实,人和猴子没有太大区别的。

反正,探险旅行,是我父亲教育我们的一个重要法则,他说,人行万里自晓事,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妙,需要人去了解,大自然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所以,我自上初中起,就一直以胆子大而闻名,喜欢独自探险旅行。现在,每次我外出独自去偏远山区旅行,我儿子都要阻拦我,怕我出危险,我看着这个小白脸总会大伤脑筋,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原因,恐怕就在于我们现在许多的家庭对孩子实在太溺爱了,当然,主要是当妈的太溺爱了!其实,当年我母亲也很溺爱我们的,但是,我妈这个“五四新青年”从来都是扭不过我爸这个“老封建”的,他们的出身经历不一样,好象两代人,但是,我成年以后,还是觉得父亲的“封建”家训方式更利于人的发展。

读人。

读人,包括两方面,一是主要读老人和孩子,二是读自己。我父亲教育我们说,孩子和老人,是人生的两极,孔子说,叩两端而知其中。这就是说,只有把任何事物的两极极端都了解了,才会知道中庸的好处和作用。所以,他教育我们爱小惜老,小人和老人,是两本哲学书,都是人类的重要财富,前者是原始自然,后者是回归以后的自然。

说实话,成年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我还是无法理解为什么人的学习应该去阅读老人和孩子,只有自己开始走过了中年以后,才意识得到其中的奥妙。现在,我很喜欢与孩子玩,和他们在一起,你就像进入了一片人性的原始森林,还可以发现许多人性中的天然东西,使得你能够采取到判断人伦生活现象的标准。老人,则是历史,一个老人就是一部历史书,他们的哲学,是随意的经验,但是,几句经验之谈,就可以羞死一些满腹经纶的“历史学家”!我有一次在茶馆中喝茶,一个浑身脏乱的糟老头子见我在读历史书,他说,我不认识几个字,但是,历史这个东西其实一点都不复杂,我十个字就把他说完了,我让他说,他张开满嘴残缺黑黄牙齿就说:一紧、二松、三垮台、四重来!我惊得浑身发凉,这,不就是一部历史进化论么!等我回过神去询问他的时候,老头子已经睡着了,他是附近被占了土地的一个老农民,一月有一百多元的生活费,现在浑身是病,与人说不了几句话,他就要独自昏睡。

读自己,是父亲最黑心的一个教育方式,其实就是面壁思过,头上还要顶一碗水,不能掉下来,掉下来就要挨打。面壁久了,也就静得下来了,人一旦静得下来,就会产生许多奇异感觉,不知不觉,就好象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读自己的还有一招,就是自己折磨自己,把自己疲劳到顶过极限,我不知道大家经历过人的身体的极限没有,那是很奇妙的一种感觉,一下,好象身体就和你分离了,没有了痛苦和疲劳,但是,人的脑袋是清楚的…………

读书。

父亲从来不教我们读书,就教我们玩、爬山、游戏、练习武术基本功,但是,他要求我们学习书法,很遗憾,我一直没有学习好书法。其实,父亲说,古人说的读书,也是一种修养术,主要是指书法,不是指的阅读书本。至于书本,父亲认为那不过是人的一种工具和梯子,需要的时候,你就读,不需要,你就不读,他不要求我们必须读什么经典著作,认为那是古代一些下流人家应付会考的方术,实在不值得提倡。读书本可以使人长知识,但是不能够使人长智慧,人的智慧是来源于生活实践。读书本知识,一旦功利化,也就是将阅读书本的多少拿去作晋身进阶的敲门砖,这书本就不过如同是一把菜刀而已罢了。我不知道父亲这些很出格的阅读言*论是他自己的还是祖宗的,我们家,是出过几个榜眼探花的,可是,据说我们家这些老祖宗,都是很随意的人,并不拘泥于那几本应付科举的书本,我们家的书楼,曾经在全国都很有名气,但是,其中的杂书恐怕占了相当一部分。

读生活。

这个,父亲教不了我了,等我明白读生活是阅读的重要法门的时候,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了。所以,我以自己的理解去解读这个家训。

任何一门知识,都有科学的内涵在其中,而科学,则有中西不同的类别之分。西方科学,必须需要实验学去支持,否则,科学就不成为科学。但是,实验室中可能观察现象,不能够提供给科研人的是非判断标准,所以,即使一个自然科学家判断自然科学现象的时候,他也需要人文经验的支持。

而中国的所有知识,几乎都是经验性质的学问,一本《老子》,年轻的时候读不懂,只会抓住几句片语使用。到了成年,生活经验多了,你才知道《老子》这书不简单,但是,稀里糊涂的不清楚。再活段时间,你再读《老子》,你就知道他是在说什么了。中国古典作品,就像一张宇宙和人生的导游图,你没有进去过,你总是读不懂,生活经验多了,你就相当于进去看见了,于是,你就服膺了。西方的知识,主要来至于实验室的实验和市场验证,中国的知识也来至于实验室的实验和验证,不过,这个实验室非常的大,是生活!你阅读生活的本身,就是在验证!

为什么中国人不将什么都写得明明白白的呢?这,恐怕是说不清楚的!任何一种知识一旦给你说的太明白了,你就被套死了。你看,现在生活中的一些人总是比着外国的自由、民*主、共产主义理论在奋斗,在教育和启蒙着人们,其实,这哪里还有什么自由、民*主和共产主义可言!这已经是一种“缰绳”了,就像蒙古草原上套马的那种被甩得呼溜溜转的缰绳。当然,马性太野,就还是需要套和调教的,但是,老是套着,就非害死马不可。

中国为什么有“读书人”这个称呼?我一直很奇怪!读书本,其实就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需要,就和人需要吃饭一样,既然生活中的“饭桶”是骂人的,那么,为什么“读书人”就应该是一种尊称呢?!我不明白,谁来解答吧。

以上仅是个人杂谈,不要当真。



(责任编辑:绿茶)

尚未签到

173

主题

4381

帖子

6万

积分

陪伴心旅

涞源\康保\宣化\白土窑,大朋友&向日葵姐姐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69125

【水瓶座 1月21日~2月19日】【B型指环】【12生肖·马】【美女勋章】【单身勋章】【爱心富翁勋章】【积极回应勋章】【美新路·通信之星勋章】【小有人气勋章】【爱心大使勋章】【家园活动勋章】【美新路·老朋友勋章】【蛇年如意2013】【 版 主 】【志愿之星(服务满5年)★★☆】【志愿之星(服务满4年)★★】【志愿之星(服务满8年)★★★★】【志愿之星(服务满9年)★★★★☆】

QQ
发表于 2011-12-27 14: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耐人寻味的语言。可惜的是,现在如此教育子女的父母犹如凤毛麟角了。仅一个孩子,谁舍得扔进河里呢?看着这样的文章,也产生了“读自己”的反省,看来那个顶在头上的碗是可以无处不在的,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 电话: 010-82275730
  • 邮箱: zhaomu@newpathfound.org
  •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裕民路12号元辰鑫大厦E1座638室

本网站运行在腾讯云 首页|站点统计|极简家园|手机版|小黑屋|百度统计|美新路 ( 京ICP备14061082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421号

GMT+8, 2024-9-23 04:27 , Processed in 0.195968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