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开始,每月不间断的给妈妈写信。其实,这样的行动去年已开始,只是断断续续没有坚持。年后回京的火车上,我告诉自己,每月必须要给妈妈写一封信,不间断。
打电话也是一种沟通方式,只是觉得放下电话以后,那些话语仿佛都跟着随之而去。写信就不一样,想起来就可以拿出来看看,充满爱的话语可以一次又一次的温暖妈妈的心,多好。这是我陪伴妈妈的方式。
今年暑假,回家呆了一个星期,发现妈妈的状态比之前好很多,真好。但与此同时,发现妈妈的口头禅,依然如影随行。
“你忙得很,还花时间给我写信,别耽误了你的时间,以后别写了。”
“我怕我弄不好,你比较有创意,还是你来弄。”
“你看别人多好,有谁跟你一样!?”
从这些口头禅中,我听出了妈妈对自己的不看重,不相信,还有完美主义倾向。
归纳一句话,对自己的不接纳以及对他人的不接纳。
这样的不接纳不仅影响了妈妈的生活,也影响了周围人的生活。
妈妈觉得自己不重要,受苦受累是理所应当,让自己的身体跟着一起受累。遇到问题,从来不会向他人寻求帮助,把委屈往肚里咽,因为妈妈觉得自己不值得别人给予帮助。
妈妈觉得自己能力不行,遇到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即使这个事情很简单,妈妈会不假思索的回应,我不行。
妈妈的完美主义倾向,让她接纳不了我和家人的一些表现,哪怕这些表现在当时的那个年龄段是正常的,或者仅仅是个性使然。这样的不接纳,不仅让家人难受,也让家人将这种“不接纳”吸收进身体内,不会接纳自己,也不会接纳他人。
对于妈妈而言,陪伴的意义就在于让妈妈重新学会接纳自己,进而接纳他人。
认清了这一点,我得行动起来,不仅要让妈妈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且还要帮助她一起找到问题的根源,让妈妈活得更清醒、自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